爆笑简短

繁体版 简体版
爆笑简短 > 当直男穿到古代冲喜 > 第25章 第 25 章

第25章 第 25 章

章节错误,点此举报(免注册),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,请耐心等待,并刷新页面。

私塾招生的对象很明确,就是刚开蒙或未开蒙的孩童,用陈青岩自己的话说,他还没学到知无不尽的地步,不能误人子弟。

镇上的孩子不少,但能上得起学的却寥寥无几,为此愁坏了两个人。

王瑛干脆开始拿纸写传单,出去招揽学生。

“招生简章,陈家私塾开始招生了,年纪五岁至十五岁。

你曾因大字不识被人哄骗过吗?你曾因不会数数被人坑害过吗?你还想让你的孩子重蹈覆辙吗?

快来让他们认字吧!学好文化,走遍天下,

金牌讲师,童生夫子授课,包教包会,免费试学三日!”

吹干墨汁,王瑛抖了抖草纸道:“看看怎么样!”

陈青岩捂着脸窘的耳根都红了,“那个重蹈覆辙要不要改一改,我怕他们听不懂。”

王瑛提笔将几个字划掉,改成像你们一样,“这样如何?”

“嗯嗯嗯。”陈青岩胡乱的点了点头,不敢再看第二眼,实在是太羞耻了。

“学费定价多少?”

“我不懂,你看着安排。”

“青松现在念的学堂一个月是两百文,咱们把价格定低一些,一百五十文如何?”

“可以。”

“那就这样定下来,我再抄几张一会儿让二顺拿去贴在显眼的地方吆喝。”

招生的纸贴出去,第一日连上前询问的人都没有。

第二日倒是来人了,问了问束脩,得知一个月一百五十文也摇头离开了。

直到第三日才真正迎来了第一位学生,这孩子姓冯,叫冯章,是城中粮铺家的孩子,今年刚满七岁。

冯掌柜把孩子送过来的目的也很简单,不指望他考举人状元,就让他学学认字数数,以后能看懂账本就行。

之前把孩子送到另两个学堂,老夫子日日教孩子之乎者也,学不会还挨手板子,打的孩子厌学死活都不愿去。

得知镇上新开了一家私塾便过来打听了一下。

王瑛拍着胸脯打包票,“肯定不打孩子,你可以让他先来试三天,要是实在接受不了不来也没事。”

冯掌柜的听完满意的点点头,告诉明日便带着孩子过来。

*

翌日一早,天还没亮,陈青岩便开始挑选今日要穿的衣裳。

“这件黑色的怎么样,会不会太老成了?这件绿色的呢?是不是太跳脱了,还有这件蓝色……万一学生的父母见我年轻不信任怎么办?”

王瑛躺在床上支着下巴道:“放心吧,你穿哪件都年轻。”才十七岁的毛孩子,确实有点太年轻了。

陈青岩有些苦恼,“我要是再年长几岁就好了。”

“等下,我有个办法。”王瑛赤着脚跳下床,找了把剪刀将发尾剪下一绺,用猪皮胶给他沾了个假胡子。

“这,这能行吗?”

“只要你不用力往下拽,肯定看不出来。”

陈青岩半信半疑的照了照镜子,被里面的人吓了一跳,这也太丑了!

“哎哎别往下拽,所谓嘴上没毛办事不牢,有了这胡子人家才能信任你,不然一看你跟他们儿子差不多大,谁还找你教书?”

吃完饭两人便来到教室,先将地面洒扫了一遍,桌子也擦干净,一直到辰时冯掌柜的才带着儿子姗姗来迟。

冯章跟他父亲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,胖乎乎的头上竖着两个发包,身上穿了一身姜黄色的衣服,见到陈青岩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。

“这是陈夫子,以后教你读书认字的。”

“我不学,我不要上学堂,啊啊啊啊……”孩子扯着脖子哭嚎起来。

陈青岩站在原地束手无策,他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情况。

冯掌柜也有些尴尬,提前都跟人说好了,这要是回去显得太没诚信了。干脆推开儿子道:“不学也得学,不然以后谁管铺子?”

小孩一听哭的更响了,好像风笛一般震得人耳膜疼。

王瑛见状从怀里拿出一个西红柿出来,蹲在小胖子身边道:“宝贝乖不哭了,你告诉阿叔为何不愿意上学啊?”

“夫……夫子总打人。”

“咱们夫子不打人,就算你学不会也不打你。”

“当真?”小胖子止住哭声。

“当然是真的!”王瑛把手里的番茄递给他,“一看你就是个勇敢的好孩子,这颗甜果子奖励给你,你要是能坚持一日,明天还给你一个果子。”

冯小胖好奇的拿起番茄嗅了嗅,没忍住咬了一口,酸酸甜甜的口感让他瞬间瞪大眼睛。

“爹,这果子好好吃!”

冯掌柜也咽了口口水,“这是什么果子,怎么从没见过?”

王瑛见缝插针的又拿出一颗递给他道:“这果子叫番茄,可以当水果吃也能炒菜吃。”

冯掌柜捧着果子上下打量,“在哪能买到?”

“眼下还买不到,上次我家四叔从莱州来时候捎来的,家里也没有多少了。”

“原来如此。”

“不过,过段时间我们家铺子开了,冯掌柜要是吃着还行可以去铺子里买,都是从莱州现运过来的新鲜果子。”

“哎呦,这么远运过来,价格可不便宜吧?”

“您家大业大,还差这点果子钱?”

冯掌柜笑着捋了捋胡子,“成,倒时开业的时候我去瞧瞧。”

送走冯掌柜,小冯章扁着嘴又要哭。

王瑛牵着他的小手走到座位上,“夫子真不打人,我同你一起在这听课。”

“好!”孩子被一颗番茄收买,直接把王瑛当成自己人,有他坐在旁边壮胆倒也不害怕了。

陈青岩清了清嗓子,开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堂课。

很多年后,当他已经是耄耋之年时,回忆起这堂课依旧难忘不已,王瑛那坚定的眼神支撑着他一步步走上讲台,拿起笔书写起自己的人生。

*

陈青岩的身体经不住劳累,每日只教半日课。

第一天的教学还算成功,一上午的时间小胖子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和从一数到九。

冯章年纪小有些贪玩,经常听一会儿就走神不知想什么去了。陈青岩也不恼,陪着他一起想,等孩子回过神时候再继续教。

晌午冯家夫人来接孩子的时候,冯章没再哭闹,还拉着他娘的手道:“我明日还要来!”

冯夫人也没想到儿子竟然转了性子,居然喜欢起念书,这是好事当娘的肯定支持,于是第二天冯家小胖准时又出现在门口。

这次不是一个人来的,还有他的两个堂兄弟。

这俩孩子跟他的情况差不多,之前也在别的学堂念过几天书,但都学不进去,得知新开的私塾夫子性格温和不打人,二人便决定一起来试试。

教室里的孩子多了,陈青岩将起课来也更有劲儿,他声音好听,讲起话不像老秀才那么拗口,孩子调皮了也只是训斥几句不会动手。

最最重要的是,临下学的时候夫子的夫郎还会奖励听话的孩子一人一颗红果子。

这东西可好吃了!

古代本就食物匮乏,好吃的东西更少,让他们吃一次就惦记起来,还有人已经开始打听陈家的铺子什么时候开张。

*

王瑛见时机差不多成熟了,挑了个黄道吉日,铺子终于开了张。

他提前将试验田里的蔬菜和水果搬出来,装进竹篮里盖上麻布,装在骡车上让墩子把车赶到镇外。

天亮后再从镇外进来,假装从外地运过来。

石墩子老实巴交,不敢过问东家这是啥意思,怎么吩咐的便怎么干,十分懂规矩。

大清早,一家人都来铺子里帮忙。

二顺踩着梯子把招晃挂上,青绿色的招晃上绣着四个大字——王氏菜铺。

招晃是婆母缝的,青芸帮忙绣的字,布料用的讲究,往上一挂将这一排的商铺都比了下去。

随着一筐筐新鲜的蔬菜从骡车上卸下来,附近铺子里的人都出来看热闹。

要知道现在可是十月份,北方的地里都结霜了,老百姓现在能吃到的蔬菜只有提前囤好的萝卜和白菜山芋,再就是晒干的蔬菜。

这样新鲜的菜别说吃了,见都见不到。

“掌柜的,你家这菜从哪拉来的?怎么这么新鲜啊!”

王瑛道:“从莱州拉来的,我们家四叔不是在那边做官嘛,刚好有点人脉,便想着从那拉些菜过来卖。”

这说辞有人不相信,从莱州到镇上七八天的路程,多新鲜的菜放上七八日都蔫了,这筐里的菜还挂着露水呢!

信不信也没法刨根问底,毕竟人家有当官的亲戚,大伙只当听个乐呵。

隔壁卖香油的老板道:“这胡瓜怎么卖的?”

“二十文一斤。”

“二十文?夏天的时候才卖两文钱!”

王瑛笑道:“你也说了是夏天,现在什么季节?除了我这,可买不到这么新鲜的菜。”

“那也太贵了,吃金子不成?”

手头没钱的已经摇头离开了,王瑛不着急,这东西本来就不是卖给寻常人的,不然他怎么赚钱?

再说卖便宜了试验田里那点地也不够卖的。

等人走得差不多了,李氏才小声问出口,“瑛儿,这菜究竟是哪来的啊?车夫前几日不还在家里吗?”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12345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