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家人围坐在一桌,饭菜已经热过两次,这会儿温热正好吃。
陈青芸饿坏了,端着饭碗头都抬不起来。
李氏帮她盛了碗汤,“慢点吃,可是乡下的饭菜不合胃口?”
“唔,饭菜还好,就是碗脏的很。”
王瑛道:“陶碗不比瓷器,容易藏污纳垢。”
陈青岩想起自己第一次去的时候,似乎也经历过这样的事,结果被爹臭骂了一顿,看着妹子也是这副模样,忍不住莞尔。
李氏正色道:“你没做出失礼的事吧?”
“那倒没有,就是吃的少了点。”
旁边陈青松满脸好奇道:“姐,庄子上好玩吗?”要不是今天要上学堂,他也想去转转。
“没什么好玩的,一路上都是树和草,到了庄上已经晌午,太热了我没出去,就在庄头家待着了。”
王瑛道:“我同庄头去地里转了转,今年的麦子收成还行,地里已经种上黍米了,过段时间麦子晒干,卖完钱就送来了。”
李氏点点头,她对田里的事不了解,既然交给王瑛管家,自然信得过他。
吃完饭王瑛让六子将车上的东西搬下来,一样样的给大家看。
“这山菌子是好东西,等冬天炖鸡放一些,味道十分鲜美。”是一道东北名菜小鸡炖蘑菇。
“山枣子味道也不错,路上我和小芸吃了几个。”说着拿起一颗递给旁边的陈青岩。
陈青岩接过青枣放在鼻尖嗅了嗅,然后咬了一口,顿时酸的鼻子都皱了起来。
“哈哈哈哈哈,忘了说这枣子放软了才好吃。”
陈青岩吐出枣子瞥了他一眼,这人就是故意的。
王瑛神色狡黠的眨了眨眼,继续往外拿东西。
草编的雀儿给了陈青松,到底是个孩子,虽然平日里看着老成,但拿起玩具还是爱不释手。
东西都不值钱,胜在一个新鲜,大家都很喜欢。
分完一家人闲聊,不知怎么就聊到山野精怪上,王瑛给他们讲了一个聚宝盆的故事,这还是上辈子外婆给他讲的。
“说以前有户人家日子过不富裕,有一年赶上旱灾家里没了粮。爹娘为了孩子活命,自己活活饿死了。然而孩子们也没吃食,眼见着都要饿死了,最大的那个孩子只能端着盆出去要饭。
旁人家里也没粮,自然是没人施舍,走了一天又累又饿,他便坐在河边哭泣,
这时不知从哪来了一个老乞丐,见他哭的可怜便上前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?
男孩便将自家的事说了出来,“爹娘饿死了,家里已经没有粮了,再有几日弟弟妹妹也会饿死。”
老乞丐一听叹了口气,从怀里拿出一个陶碗递给他,“你回去找一粒粮放进去,明日一早就有饭吃了。”
男孩半信半疑的端着陶碗回了家,从米缸里找到最后一粒米扔了进去,原以为那乞丐是在哄骗人,心里也没抱多大希望。没想到第二天醒来,那碗里居然装满了粮!”
大伙惊讶的吸了一口气,古代娱乐项目太少了,冷不丁听到这样新奇的故事,一个个听都入了神。
王瑛继续道:“有了粮就不用饿肚子了,男孩煮了一锅粥跟弟弟妹妹吃了顿饱饭。晚上睡觉的时候,他又放进去几粒米,第二天陶碗又满了。”
青芸忍不住道:“哇!这可真是个宝贝!”
“是呢,四个孩子撑过了饥荒,日子也越过越好。终有一日大家都长大各自成了家,为这个陶碗争执起来。”
陈青松道:“这是大哥得来的陶碗,理应给大哥才对。”
陈青岩有些不赞同,“既是兄弟姐妹,理应一起用才好。”
“人心都是贪婪的,这样好的聚宝盆自然谁都想要,为此兄弟反目成仇大打出手,恰逢此时那个老乞丐再次经过,看见他们打的头破血流,忍不住摇头叹气。”
李氏紧张的抓着帕子问:“后来呢?”
“后来那个老乞丐在门口唱了首《骨肉离》放在柜子里的陶碗突然就碎了,从此里面再也生不出东西。”
大伙听完忍不住叹惋,若是不吵架一家人和和睦睦的生活,日子企不是越过做好?偏偏这世道多是人心不足蛇吞象,最后什么都落不到。
李氏见大儿子脸色有些疲惫,“时辰不早了,都快回去休息吧。”
青芸和青松两孩子还不困,非要试试家里有没有聚宝盆。
李氏拗不过二人,让田妈妈去灶房拿碗。
王瑛起身推着陈青岩朝后院走去,一路上月明星稀微风徐徐。
陈青岩突然开口道:“若是把银钱放进聚宝盆里,第二日会不会装满一碗银子?”
王瑛噗嗤一笑,“你还想着这个呢?”
陈青岩尴尬的咳了一声,“只是觉得新奇而已。”
“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好事,多半是人杜撰出来的,就算有也得付出相应的代价。”
陈青岩抬起头,望着朗朗明月道:“世间真的有因果报应吗?”
“我觉得有,种什么因结什么果,终有一日会应在身上。”
王瑛又一次想起自己的父母,两人离婚后各自结婚,对他不闻不问。小时后觉得很难受,但是等他逐渐长大后才发现,兴许这也是件好事,至少自己不用赡养年老的他们,没有生活负担和压力,这何尝不是一种因果呢。
回到卧房,王瑛弯腰把人抱起来放在床上。
陈青岩臊的两个耳朵都红透了,“这,这种事,下次叫陈伯就好……”
王瑛一见他这副模样就想逗他,“我是你的夫郎,抱抱你怎么了?”
“向来都是相公抱夫郎,哪有反过来的……”
“不是我瞧不起你,让你抱,你抱得动吗?”
陈青岩羞愤道:“等我养好身体肯定可以。”
“那就好好养着吧。”王瑛拿着布巾和干净的亵衣去了浴房洗漱。
今天去地里转了一圈,身上沾了不少尘土,流了汗黏糊糊的实在难受。好在陈家洗澡方便,有专门沐浴的房间,烧了热水就能泡个澡。
洗完澡都快虚时了,王瑛惦记着实验田,赶紧回了卧房。
陈青岩还没睡,见他回来了才吹灭了油灯休息。
王瑛钻进被窝,刚闭上眼就听见陈青岩小声道:“你说我不读书了做什么好呢?”
“要不做生意?”
“做什么生意?”
一时间王瑛还真想不出来,主要是古代不比现代,几乎所有行业都被家族垄断。
比如城中卖粮的两家粮铺就是兄弟俩,粮铺是从爷爷辈传下来的,基本上可以满足整个镇子的需求。市场已经饱和了,如果再开其他的粮行,生意肯定不如人家。
其次古代能售卖的东西也有限,想要在这方面分一杯羹属实有些困。
倒是也有赚钱的门路,比如从外地进货,拿到镇上卖肯定能赚钱,但在古代进交通是个难题,没有老商人引路,连方向都找不到,更别说路上还有劫匪,劫财害命。
“经商有点难,对了,你会读书写字要不如开家私塾如何?可以教孩子们开蒙。”
陈青岩眼睛一亮,这倒是可行,他在读书上很有天分,要不是遇上那件事……
“好,以后我就开一家私塾,教人读书!”
王瑛打了个哈欠,“好好好,那你先把身体养好再说。”
房间安静下来,王瑛闭上眼睛,昨天实验田里的麦子收了一些,今天把余下的收完,等入了秋拿到庄子上播种。
心里默念着开启试验田,眼前闪过一道光,再睁开眼时已经身处在另一个空间。
田里的麦子基本上都成熟了,昨天割的堆在旁边,余下的尽快割完再种些其他作物。
王瑛挽起袖子,用从陈家顺来的镰刀开始收割麦子,正干着活呢头顶突出传来陈青岩的说话声!
“私塾开在哪好呢?在家里怕是不妥,娘亲喜静,若开了私塾定然会吵闹,不如在外面单独找间屋子,你说呢……睡着了吗?”
没人回答,屋子里静的吓人。
陈青岩翻了个身,看向床下的地铺,瞳孔猛地收缩,整个人如被雷击一般呆滞住。
借着月光他清晰的看见被褥底下空无一人!